顱薦椎放鬆術簡介


 顱薦椎平衡術 ,是一種深入人體健康核心的養生方法 。

  顱薦椎平衡術(CranioSacral Therapy,CST)它是一種施力極為輕小的徒手技術,它主要是藉由鬆弛腦膜與筋膜系統,來達到治療疾病與促進體健康的目的。

  在中樞神經系統裡,腦脊髓液週而復使的循環著,在某些衡定機制的控制下,腦脊髓液液壓會呈現周期性的起伏(正常值每分鐘約6-12次)。

  這種壓力的變化會直接作用在外圍的腦膜系統。 經由觸診,我們可以在全身任一個部位感受到這種脈動,這種生理韻律就是所謂的顱薦椎脈動(Craniosacral Rhyme)。

顱薦椎平衡術的原理,就是利用極為輕小的力道平衡顱薦椎脈動,藉以促進中樞神經系統的健康。

  從它的運作原理來看,由於CST主要平衡的目標是中樞神經系統。
因此,除了一般的體功能障礙(Somatic Dysfunction)之外,不論是情緒障礙(躁症、鬱症)、行為障礙(過動、自閉),學習障礙、失語症、幼兒多重障礙、自律神經失調、免疫系統異常…等,都是 顱薦椎平衡術 可以發揮的領域。

現在就來嚐試看看顱薦椎平衡術的神奇效果吧!


什麼是顱薦椎系統?
我們所熟知的人體節律系統有心跳脈搏及呼吸節律這兩種。
而顱薦椎系統(craniosacral system)則是另一種新發現的節律系統。所謂的顱薦椎系統包含了腦膜組織及充斥其中用來保護腦及脊髓的腦脊髓液。
它的範圍上由頭顱骨、臉及嘴開始,構成整個顱部,並往下延伸至薦椎或尾骨部位。因為顱薦椎系統本身會影響到大腦及脊髓的發展及運作,因此只要是這個系統出現失衡或受到阻礙,都可能 出現一些感覺、動作或神經系統上的障礙。這些問題包含了慢性疼痛、視覺障礙、脊椎歪斜、動作協調受損、學習障礙及其它健康上的問題。

顱薦椎系統的發現
顱薦椎系統的發現可追溯至二十世紀初美國的骨病科醫師Dr. William Sutherland。他發現構成頭顱骨的各個骨頭之間存在著少許的活動度,而不是傳統醫學所認為是完全不動的。
他花了超過20年的時間來研究,終於確定 這一個新發現的人體系統並發展出一套評估與治療的方法。

顱薦椎平衡術如何幫助我們?
我們體內腦脊髓液這個循環系統將頭部聯結到薦椎形成一個整體,它由血管滲透出,也經由血管再吸收,整個腦脊髓液在體內循環時會產生一種規律的脈動,其頻率為每分鐘六至十二次,我們稱為顱內波動(cranial wave)。
和心跳脈搏及呼吸一樣,顱內波動也可以在我們的全身感覺得到。透過監測在顱薦椎系統內流通的腦脊髓液,引導師可以發現整個顱薦椎系統受阻的情形並感受到身體各部位活動的狀況,與顱骨、薦骨及尾骨各部位的活動情形,因為這些骨頭都直接和包覆腦脊髓液的腦膜組織相連接。
有趣的是,人體顱內波動的進化與在胚胎期的發育都比心跳脈搏或呼吸總來得早。引導師以極輕柔的手法,順著這種原始的波動,可以將我們帶領到一個無比平和的境界-一種極舒服、充滿喜悅與深度放鬆的狀態。
在這種狀態下,腦脊髓液的循環通暢無阻,中樞神經系統的環境也因而優質化,進而能增進神經系統與內分泌系統的機能,提昇整體的健康狀態。

顱薦椎平衡術很多正面的功效是依靠我們體內一種自然自我矯正行為的機轉,引導師雙手輕輕的觸碰,推動顱薦椎系統中腦脊髓液的流動力,改善整個內在環境,因而強化身體本身自我癒合的能力。

顱薦椎平衡術適合做在誰身上?
顱薦椎平衡術可以強化身體本身自我修護的能力,它可以用來減緩身體某種程度上的不適、疼痛或障礙,諸如:偏頭痛及頭痛,慢性頸痛及背痛.動作協調受損之情形.一切由壓力、張力所導致之相關問題,幼童疾患,長期性疲累,中樞神經系統失調,情緒失調,學習障礙,外傷後壓力調適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