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8日 星期一
深層自我放鬆術工作坊
2015年5月17日 星期日
顱薦筋膜能量按摩課程~2015年6月13日起

[立即報名]
顱薦筋膜能量按摩課程
誰不喜愛一場舒適又有益身心健康的按摩呢?
是的,傳統按摩感覺太痛,所謂的靈性按摩又好像摸不著邊際
你知道很多人體的僵硬是因為筋膜緊繃,而不只是肌肉的問題嗎?
痛則不通,通則不痛,真的是這樣嗎?
人體不痛跟身體要鬆的關鍵在哪裡呢?
課程結合了肌筋膜鬆弛法,顱薦骨釋放,及能量平衡按摩三大課程的精隨
市場上的美容整復師們,當大家都為了五斗米而大力的搓揉著個案的身體的同時
你有想到其實你也可以換個思維!
你可以給你的個案一場
能讓他達到放鬆的目標,而你也可以輕鬆的入帳的一場高品質的按摩課程嗎?
課程內容
一.探索自我 三.肌筋膜概念課程 五.能量平衡概念課程
二.感知練習 四.顱薦概念課程 六.顱薦筋膜能量按摩課程
費用:29000/人
早鳥價:26000/人
雙人同行價:24000/人
雙人同行價:24000/人
揪團價揪6人:22000/人
時間:
2015年6月13日18:30-22:00/ 6月14日09:00-17:00
2015年6月27日18:30-22:00/ 6月28日09:00-17:00
2015年7月04日18:30-22:00/ 7月05日09:00-17:00
地點:台南市生命樹工作室
*5月31前完成繳費既可適用早鳥價
**揪團6人除了享揪團價外還可到你的地方上課(只要是你的地方有床可以操作)
2014年7月18日 星期五
生命樹顱薦椎治療課程台南場
生命樹顱薦椎治療課程台南場
台南 cs1-2014年9月/20日*18點-22點一9月/21*9點-17點
Cs2-2014年9月/27日*18點-22點一9月/28日*9點-17點
對象:只要對顱薦技巧有興趣的朋友
兩人同行或8月31日前完成報名繳款者另有優惠
內容:肌筋膜鬆弛術&顱薦技術(myofascial release&craniosacral therapy)
意者私訊(請注意有無加我好友喔)索取簡章
由於年底東東老師有許多進修課程須完成.所以本場可能是今年度最後一場課程喔!請把握
台南 cs1-2014年9月/20日*18點-22點一9月/21*9點-17點
Cs2-2014年9月/27日*18點-22點一9月/28日*9點-17點
對象:只要對顱薦技巧有興趣的朋友
兩人同行或8月31日前完成報名繳款者另有優惠
內容:肌筋膜鬆弛術&顱薦技術(myofascial release&craniosacral therapy)
意者私訊(請注意有無加我好友喔)索取簡章
由於年底東東老師有許多進修課程須完成.所以本場可能是今年度最後一場課程喔!請把握
2013年4月30日 星期二
2013年4月8日 星期一
2013年3月18日 星期一
2013年3月7日 星期四
顱薦椎放鬆術,造物者最棒的設計
造物者的設計都是最棒的。每一種天然的設計都有特殊的目的,而這種設計也是完成某些工作最有效率的方法。
我們應該研究自然界的萬物是如何運作、試著去模仿或學習自然界的做法,而不是粗陋、自負的拼湊自己的方法。
如果您有興趣,歡迎與我們一起研究,顱薦椎放鬆術!
2013年3月4日 星期一
2013年3月3日 星期日
2013年3月2日 星期六
2013年3月1日 星期五
顱薦椎放鬆術後的反應與效果
在一般情況下,正在接受治療的病人未必會有任何特別感覺,大約三至四成的病人會感到身體有一些反 應,例如身體某部分變得麻木、感到痛楚的部位漸漸放鬆、身體某部分會有一些不自覺的抽動等。絶大多數的病人會在治療時感到整個人都可以放鬆,並可能會不自覺地睡著。但治療時有沒有反應與治療的效果沒有特定的關係,因為治療的效果通常並不是在治療時立即出現,大多數病人會在接受治療後的數小時至數天才會發現問題好轉。
而且病人本身的痛楚的多少及病情的嚴重性都會對病人在治療中及之後的感覺有所影響。如果病人的問題已經是存在了很久,身體也會自行進行一系列的調整以幫助病人能繼續他們的生活。協助身體放棄那些一系列的調整及重新回復正常狀態是需要一段時間,所以有些病人可能在開頭的數次治療後也不能察覺到明顯的改善,但好可能治療的功效還未完全發揮。所以治療師會建議病人先接受4次的髗骶骨治療 (Craniosacral Therapy) 後,才判斷治療是否對他們的問題有效。
有些病人甚至在治療後的一兩天會覺得很累、痛楚加劇或酸軟。其實這些都是身體開始好轉的現象,在接受髗骶骨治療的初期較為常見。當身體病變的組織開始好轉,通常都會釋放出大量的新陳代謝廢物,這些廢物的出現是會令我們感到痠痛及疲倦的,情況有點像我們在進行劇烈運動之後,肌肉會釋放出大量的廢物而令我們感到十分痠痛及全身乏力。但一般只要過兩三天,身體便會將這些廢物經小便排出體外,這些治療後的現象便會消失,而且通常會覺得本來的症狀有好轉。所以大家治療後覺得不適,並不需要緊張,只要好好休息,多喝水,兩三天便沒事了。
髗骶骨治療(Craniosacral Therapy)是有累積性的特質,即是每次的治療都是建基於上一次的治療,治療的效果會一直累積直至完全康復。有些病人可能一兩次便已經有明顯的改善,但有些可能經過數個星期都只得到一些好轉。好轉的速度大部分會取決於問題已存在的時間長短、病人整體的身體健康狀況、病人的生活習慣等因素上。
引用自:http://www.bakerphysio.com/chi/Cran_Effect.htm
而且病人本身的痛楚的多少及病情的嚴重性都會對病人在治療中及之後的感覺有所影響。如果病人的問題已經是存在了很久,身體也會自行進行一系列的調整以幫助病人能繼續他們的生活。協助身體放棄那些一系列的調整及重新回復正常狀態是需要一段時間,所以有些病人可能在開頭的數次治療後也不能察覺到明顯的改善,但好可能治療的功效還未完全發揮。所以治療師會建議病人先接受4次的髗骶骨治療 (Craniosacral Therapy) 後,才判斷治療是否對他們的問題有效。
有些病人甚至在治療後的一兩天會覺得很累、痛楚加劇或酸軟。其實這些都是身體開始好轉的現象,在接受髗骶骨治療的初期較為常見。當身體病變的組織開始好轉,通常都會釋放出大量的新陳代謝廢物,這些廢物的出現是會令我們感到痠痛及疲倦的,情況有點像我們在進行劇烈運動之後,肌肉會釋放出大量的廢物而令我們感到十分痠痛及全身乏力。但一般只要過兩三天,身體便會將這些廢物經小便排出體外,這些治療後的現象便會消失,而且通常會覺得本來的症狀有好轉。所以大家治療後覺得不適,並不需要緊張,只要好好休息,多喝水,兩三天便沒事了。
髗骶骨治療(Craniosacral Therapy)是有累積性的特質,即是每次的治療都是建基於上一次的治療,治療的效果會一直累積直至完全康復。有些病人可能一兩次便已經有明顯的改善,但有些可能經過數個星期都只得到一些好轉。好轉的速度大部分會取決於問題已存在的時間長短、病人整體的身體健康狀況、病人的生活習慣等因素上。
引用自:http://www.bakerphysio.com/chi/Cran_Effect.htm
顱薦椎放鬆術的理論與方法
髗骶骨治療的理論非常複雜精深,我們試將它分為幾個項目來論述。
1.人的身體是一個整體
身體每個部分雖然都有獨立的功能,但其實每部分都是緊密連繫的。我們相信身體每一個部分的病變是會影響到其他部分的,所以髗骶骨治療並非以治療產生不適的部位為主,而是會集中治療導致症狀的真正病變部位。例如:症狀為肩膀痛,但根據檢查,真正病變部位為頭頸交界的肌肉,症狀產生的原因為頭頸交界肌肉僵緊而壓迫第十一條腦神經,令肩膀的肌肉產生抽緊現象而有痛楚。在這例子中,髗骶骨治療便會集中治療頭頸交界的肌肉而非肩膀了。
2.人的身體是有非常強大的自我康復能力
很多時只是因為某部位的結構或組織有異常而令該自我康復能力不能發揮,令傷病遲遲都不能治愈。只要通過髗骶骨治療對異常的部位加以改正,身體便會回復正常的康復能力。例如:扭傷足踝,經過一個多月的休息仍然疼痛及有水腫,根據檢查,傷患遲遲不能康復的原因為足踝關節及腳掌趾關節錯位,令足踝部的自我復原能力大打折扣,所以治療便會集中於將該關節復位,令自我康復能力回復,足踝便會在極短時間內康復。
3.人體所有結構及組織在正常時是可以在該結構及組織所允許的可活動範圍內活動 ,包括每塊頭髗骨之間的髗縫。當然每種組織所容許的活動不是一樣,肩關節的活動幅度比膝關節大,筋膜組織的可動範圍又比髗縫的大得多。但認知各種組織的可活動範圍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令我們能分辨出該組織是否有異常或病變。例如:肩關節在正常時能上舉至170度以上,少於此便知與肩關節有關的組織應該有問題。又例如背部的筋膜組織是有一定的彈性可被我們向四周推拉,但如檢查時發現它失去正常的彈性,便知背部的筋膜組織產生了病變。
4.情緒對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
這理論並不是髗骶骨治療的獨有見解,在中醫的理論中也非常強調情緒對身體臟腑的影響。在黃帝內經的<<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說: “在臟為肝...在志為怒”<<素問.舉痛論>>中說:“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這可以反應中醫理論認為憤怒會傷害肝臟。雖然在髗骶骨治療中所認為情緒影響身體的情況並非完全與中醫的理論一樣,但它們都一致認為長期壓力或一次強烈的情緒衝擊是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所以有時髗骶骨治療師也要考慮情緒對症狀的影響而作出相應的治療。

髗骶骨治療的技巧有很多,治療時運用的方法主要分為純手法治療以及手法配合對話治療。前者應用於一般結構及組織的病變上,後者常應用於與情緒有關的症狀上。
在手法治療方面,治療師會針對引起症狀的部位進行治療,運用髗骶韻律(Craniosacral Rhythm)的慨念,因應不同的部位而運用相對應的技巧,令有問題的組織或結構鬆解,以達到治療的目的。
治療師所運用的手法中會包含按壓、牽引、推拉、墊托及扭曲等多種基本的技巧,並會因應問題的種類及嚴重性而作出不同力度的治療。
一般而言,治療的手法都以輕柔為主,但較重的手法也是很常用的。 而在手法配合對話的治療中,手法的部分與在純手法的治療中的沒有甚麼分別,只是在進行手法治療的基礎上,加上對話的部分,令病者可以更清楚了解該症狀的起因,更有利於解決由情緒所引起的各種症狀。
對話的內容主要會圍繞導致現有症狀的相關問題上,例如工作、家庭、愛情、學習及社會問題等都是常見引起情緒問題的範疇。
引用 http://www.bakerphysio.com/chi/Cran_Theroy.htm
1.人的身體是一個整體
身體每個部分雖然都有獨立的功能,但其實每部分都是緊密連繫的。我們相信身體每一個部分的病變是會影響到其他部分的,所以髗骶骨治療並非以治療產生不適的部位為主,而是會集中治療導致症狀的真正病變部位。例如:症狀為肩膀痛,但根據檢查,真正病變部位為頭頸交界的肌肉,症狀產生的原因為頭頸交界肌肉僵緊而壓迫第十一條腦神經,令肩膀的肌肉產生抽緊現象而有痛楚。在這例子中,髗骶骨治療便會集中治療頭頸交界的肌肉而非肩膀了。
2.人的身體是有非常強大的自我康復能力
很多時只是因為某部位的結構或組織有異常而令該自我康復能力不能發揮,令傷病遲遲都不能治愈。只要通過髗骶骨治療對異常的部位加以改正,身體便會回復正常的康復能力。例如:扭傷足踝,經過一個多月的休息仍然疼痛及有水腫,根據檢查,傷患遲遲不能康復的原因為足踝關節及腳掌趾關節錯位,令足踝部的自我復原能力大打折扣,所以治療便會集中於將該關節復位,令自我康復能力回復,足踝便會在極短時間內康復。
3.人體所有結構及組織在正常時是可以在該結構及組織所允許的可活動範圍內活動 ,包括每塊頭髗骨之間的髗縫。當然每種組織所容許的活動不是一樣,肩關節的活動幅度比膝關節大,筋膜組織的可動範圍又比髗縫的大得多。但認知各種組織的可活動範圍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令我們能分辨出該組織是否有異常或病變。例如:肩關節在正常時能上舉至170度以上,少於此便知與肩關節有關的組織應該有問題。又例如背部的筋膜組織是有一定的彈性可被我們向四周推拉,但如檢查時發現它失去正常的彈性,便知背部的筋膜組織產生了病變。
4.情緒對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
這理論並不是髗骶骨治療的獨有見解,在中醫的理論中也非常強調情緒對身體臟腑的影響。在黃帝內經的<<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說: “在臟為肝...在志為怒”<<素問.舉痛論>>中說:“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這可以反應中醫理論認為憤怒會傷害肝臟。雖然在髗骶骨治療中所認為情緒影響身體的情況並非完全與中醫的理論一樣,但它們都一致認為長期壓力或一次強烈的情緒衝擊是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所以有時髗骶骨治療師也要考慮情緒對症狀的影響而作出相應的治療。

髗骶骨治療的技巧有很多,治療時運用的方法主要分為純手法治療以及手法配合對話治療。前者應用於一般結構及組織的病變上,後者常應用於與情緒有關的症狀上。
在手法治療方面,治療師會針對引起症狀的部位進行治療,運用髗骶韻律(Craniosacral Rhythm)的慨念,因應不同的部位而運用相對應的技巧,令有問題的組織或結構鬆解,以達到治療的目的。
治療師所運用的手法中會包含按壓、牽引、推拉、墊托及扭曲等多種基本的技巧,並會因應問題的種類及嚴重性而作出不同力度的治療。
一般而言,治療的手法都以輕柔為主,但較重的手法也是很常用的。 而在手法配合對話的治療中,手法的部分與在純手法的治療中的沒有甚麼分別,只是在進行手法治療的基礎上,加上對話的部分,令病者可以更清楚了解該症狀的起因,更有利於解決由情緒所引起的各種症狀。
對話的內容主要會圍繞導致現有症狀的相關問題上,例如工作、家庭、愛情、學習及社會問題等都是常見引起情緒問題的範疇。
引用 http://www.bakerphysio.com/chi/Cran_Theroy.htm
探索的起點、新世界的大門 -顱薦椎
顱薦椎治療(CranioSacral Therapy,CST)是一種施力極為輕小的徒手技術,它主要是藉由鬆弛腦膜與筋膜系統,來達到治療疾病與促進體健康的目的。
在中樞神經系統裡,腦脊髓液週而復使的循環著,在某些衡定機制的控制下,腦脊髓液液壓會呈現周期性的起伏(正常值每分鐘約6-12次)。這種壓力的變化會直接作用在外圍的腦膜系統。
經由觸診,我們可以在全身任一個部位感受到這種脈動,這種生理韻律就是所謂的顱薦椎脈動(Craniosacral Rhyme)。
當人體發生疾病、外傷或長期壓力狀態時,經常會造成顱薦椎系統的功能受損,導致脈動速率偏離正常值。
CST的治療原理,就是利用極為輕小的力道(約5公克)平衡顱薦椎脈動藉以促進中樞神經系統的健康。
從治療原理來看,由於CST主要治療的目標是中樞神經系統,因此,除了一般的體功能障礙(Somatic Dysfunction)之外,不論是情緒障礙(躁症、鬱症)、行為障礙(過動、自閉),學習障礙、失語症、幼兒多重障礙、自律神經失調、免疫系統異常…等,都是CST可以發揮的領域。
因此,從技術層面來看,CST就像一扇通往另一個世界的大門,不僅可以幫助治療師開發最敏銳的知覺,洞察人體最隱微的訊息,還能讓治療更為全面與深入。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