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日 星期五

顱薦椎放鬆術的理論與方法

髗骶骨治療的理論非常複雜精深,我們試將它分為幾個項目來論述。

 1.人的身體是一個整體
身體每個部分雖然都有獨立的功能,但其實每部分都是緊密連繫的。我們相信身體每一個部分的病變是會影響到其他部分的,所以髗骶骨治療並非以治療產生不適的部位為主,而是會集中治療導致症狀的真正病變部位。例如:症狀為肩膀痛,但根據檢查,真正病變部位為頭頸交界的肌肉,症狀產生的原因為頭頸交界肌肉僵緊而壓迫第十一條腦神經,令肩膀的肌肉產生抽緊現象而有痛楚。在這例子中,髗骶骨治療便會集中治療頭頸交界的肌肉而非肩膀了。

 2.人的身體是有非常強大的自我康復能力
很多時只是因為某部位的結構或組織有異常而令該自我康復能力不能發揮,令傷病遲遲都不能治愈。只要通過髗骶骨治療對異常的部位加以改正,身體便會回復正常的康復能力。例如:扭傷足踝,經過一個多月的休息仍然疼痛及有水腫,根據檢查,傷患遲遲不能康復的原因為足踝關節及腳掌趾關節錯位,令足踝部的自我復原能力大打折扣,所以治療便會集中於將該關節復位,令自我康復能力回復,足踝便會在極短時間內康復。

 3.人體所有結構及組織在正常時是可以在該結構及組織所允許的可活動範圍內活動 ,包括每塊頭髗骨之間的髗縫。當然每種組織所容許的活動不是一樣,肩關節的活動幅度比膝關節大,筋膜組織的可動範圍又比髗縫的大得多。但認知各種組織的可活動範圍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令我們能分辨出該組織是否有異常或病變。例如:肩關節在正常時能上舉至170度以上,少於此便知與肩關節有關的組織應該有問題。又例如背部的筋膜組織是有一定的彈性可被我們向四周推拉,但如檢查時發現它失去正常的彈性,便知背部的筋膜組織產生了病變。

 4.情緒對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
這理論並不是髗骶骨治療的獨有見解,在中醫的理論中也非常強調情緒對身體臟腑的影響。在黃帝內經的<<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說: “在臟為肝...在志為怒”<<素問.舉痛論>>中說:“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這可以反應中醫理論認為憤怒會傷害肝臟。雖然在髗骶骨治療中所認為情緒影響身體的情況並非完全與中醫的理論一樣,但它們都一致認為長期壓力或一次強烈的情緒衝擊是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所以有時髗骶骨治療師也要考慮情緒對症狀的影響而作出相應的治療。

 
髗骶骨治療的技巧有很多,治療時運用的方法主要分為純手法治療以及手法配合對話治療。前者應用於一般結構及組織的病變上,後者常應用於與情緒有關的症狀上。 
在手法治療方面,治療師會針對引起症狀的部位進行治療,運用髗骶韻律(Craniosacral Rhythm)的慨念,因應不同的部位而運用相對應的技巧,令有問題的組織或結構鬆解,以達到治療的目的。
治療師所運用的手法中會包含按壓、牽引、推拉、墊托及扭曲等多種基本的技巧,並會因應問題的種類及嚴重性而作出不同力度的治療。
一般而言,治療的手法都以輕柔為主,但較重的手法也是很常用的。 而在手法配合對話的治療中,手法的部分與在純手法的治療中的沒有甚麼分別,只是在進行手法治療的基礎上,加上對話的部分,令病者可以更清楚了解該症狀的起因,更有利於解決由情緒所引起的各種症狀。
對話的內容主要會圍繞導致現有症狀的相關問題上,例如工作、家庭、愛情、學習及社會問題等都是常見引起情緒問題的範疇。

引用  http://www.bakerphysio.com/chi/Cran_Theroy.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