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基礎課程招生中...

浮動照片區 3 title

功能建構中... 浮動照片區3.

浮動照片區 5 title

功能建構中... 浮動照片區5.

2013年3月31日 星期日

顱薦椎放鬆術之脈動

持續的動作著就是脈動
    脈動可以是無形的.有規則的.可以看到.感覺到.摸到
用你的手觸摸著身體一直到靜止
用你的身體感觸著與大自然的聯結
都會出現靜止點
當你一直清理自己時.這個靜止點會更清晰
越歸零.越清晰.甚至超越極限.
當下你所處的空間已不屬於之前的空間.
空間會轉換..你所要的會釋放.
當你還感覺不到脈動時.請靜下心來.
當你感覺到脈動時.請學習忘記.

2013年3月29日 星期五

兒童注意力缺陷過動(ADHD) -專注力

注意力缺陷過動主要症狀包括:
  • 容易分心
  • 容易忘事
  • 囉唆,多話,常打斷別人,且愛辯駁
  • 喜歡到處走動,靜不下來
  • 讀寫困難,包括寫錯字(常多一畫或少一畫、拼字錯誤等)、閱讀時會跳行或無法理解文意等
  • 做事易拖延,常至最後一分鐘才動手
  • 三心兩意,工作普遍都做不久,會一直換工作
  • 缺乏組織能力,無法把自己想說的話、想做的事具體地表達或規劃出來
  • 解讀社交訊息能力較差,因此社交能力普遍低落
  • 總是被不了解(ADHD)的老師(孩子)或上司(成人)視為不夠努力或懶惰

  以上症狀隨患者年齡而有不同表現,有(ADHD)的小朋友,其表現通常有上課不專心、無法抑制自己的衝動以及坐立不安的情況;在大人,主要問題則常在於(ADHD)患者無法計劃好他們的生活與每日簡單的工作。

但(ADHD)也有些較為正向的特質:
  • 具高度創造力,常有特別的新點子(但因組織能力差,常無法將之化為具體行動)
  • 特立獨行、思考不隨俗
  • 對理想抱持驚人的堅持度和毅力,甚至可說是頑固
  • 直覺非常強,能單憑直覺深入問題核心,進而發現問題所在(但他通常無法說明如何得知)

  根據國內的研究,約有百分之七的孩子有注意力缺陷過動(ADHD)問題。
人類對於衝動或專注力的控制,取決於前額葉的控制中樞,若前額葉的發展不足,
有一大部份其實是專注力無法持續,成績不好、自信心低落,甚至慢慢有些情緒問題,封閉自己。

  至於熱情衝動的孩子,常衝撞社會及班級的規定,就學之後情況更明顯,是小學階段最常見的身心疾病,常被歸類為「情緒障礙的小孩」,被主流教育系統所排斥,若長期生活被拒絕,或學業成就感低落,極可能形成反社會型人格,進而誤入歧途甚至藥物濫用。

當孩子有注意力缺陷時,首先要了解不專心原因

  功課不好,學不來,表面上看是“不專心”造成。
其實,不專心是有原因的,並不是打罵就能徹底解決。
所以還是要先找出並克服這些造成不專心的各項因素,孩子才能真正的靜下心來,按部就班的學習。

如何提高孩子專注力?

  專家介紹說提高孩子專注力的關鍵是要先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家長們其實不用著急於訓練專注力的事情,可以試著先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如果孩子有了學習興趣,訓練專注力就會事半功倍了。

  此外,孩子日常生活中的情緒引導也是一項重要的課題,父母親多關注於日常生活中持續給予與培養孩子穩定情緒,都有助於幫助克服專注力不足的問題喔!


2013年3月18日 星期一

CranioSacral Therapy 10-Step Protocol(顱薦椎放鬆10步驟)


 CranioSacral Therapy 10-Step Protocol(顱薦椎放鬆10步驟)



2013年3月17日 星期日

狗狗的顱薦椎放鬆術

2013年3月7日 星期四

顱薦椎放鬆術,造物者最棒的設計

    造物者的設計都是最棒的。每一種天然的設計都有特殊的目的,而這種設計也是完成某些工作最有效率的方法。
    我們應該研究自然界的萬物是如何運作、試著去模仿或學習自然界的做法,而不是粗陋、自負的拼湊自己的方法。
  如果您有興趣,歡迎與我們一起研究,顱薦椎放鬆術!
 

2013年3月6日 星期三

一切從安全開始的顱薦椎放鬆術



這時顱薦椎放鬆術就是最安全的選擇


【頸部亂按摩 年輕人中風】
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翁文章今天指出,按摩要避免按壓頸部血管,不少廿到卅歲年輕人按到後腦動脈等,造成腦中風。
翁文章今天在台灣民眾認知大調查記者會中指出,廿到卅歲不應該是會中風的年紀,所以他看到年輕病人就會詳加詢問,結果發現絕大多數在中風前都去按摩頸部,之後發生頭痛,拖了大約一到二天,就醫才知道中風了。

翁文章說,有可能這些年輕人天生血管內皮比較脆弱,偏偏肩頸痠痛找人按摩時,頸椎最上面部位的後腦血管,以及側頸部的頸動脈,受到外力不當按壓時,造成血⋯⋯管破裂或阻塞,造成腦中風。
他並說,中風症狀主要是眼歪嘴斜、講話大舌頭、單側手腳無力等,隨著中風部位不同,會造成頭痛,還有人聲音沙啞,讓人誤以為是感冒,延誤在三小時內到達醫院做檢查並且注射治療藥物的時機。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根據調查,超過半數民眾(五十‧九%)不瞭解什麼是中風,卅歲以上民眾有廿一%曾出現疑似小中風症狀,對引發缺血性中風的原因「末梢血液循環不良」,有卅六‧九%民眾並不清楚。
在引發中風的六大疾病中,民眾只對高血壓較有概念(六三‧一%),知道糖尿病與中風有關的只有卅三‧二%,知道高血脂可能引發中風的只有卅‧八%;知道心臟病會引發中風者僅十八‧三%(八一‧七%不清楚)。此外,分別有九九‧七%與九九‧九%民眾不知道頸動脈狹窄與心房顫動可能導致中風。然而,有超過半數者不清楚急性腦中風發生後有所謂「黃金三小時」治療期限。
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翁文章表示,「黃金三小時」觀念,必須在中風後兩小時內抵達大醫院、三小時內接受血栓溶解劑治療,恢復效果將好三成。更多
--立即加入體驗行列

2013年3月4日 星期一

顱薦椎放鬆術能幫助您什麼??

顱薦椎放鬆術的臨床助益


 * 深度放鬆、舒緩神經緊張及壓力 
 * 舒解痛楚 

 * 肌肉骨骼問題釋放 
 * 女性經前綜合症狀 
 * 精神過度緊張 
    *  改善專注力
 * 手術前/後的驚嚇
 * 頭痛 / 偏頭痛的釋放
 * 免疫力失調症的釋放 
 * 癌症心理建設的釋放 
 * 深層肌肉緊繃的釋放 
 * 長期疲乏症狀的改善 
 * 增強免疫力、新世代養生 
 * 提升靈性、增強覺察能力
 * 睡眠障礙.情緒障礙




--立即加入體驗

2013年3月3日 星期日

放鬆術 放鬆的不只是個案

沒錯,進行放鬆術放鬆時,
透過輕盈的手法,不僅僅能幫助個案放鬆!
並且,操作者也因為此時與個案同步專注放輕鬆而得利!
真是一舉兩得!

蝶骨講解

放鬆術常用在身心靈的個案˙但還是要對基本相關的解剖了解

2013年3月2日 星期六

顱薦椎放鬆術 上課實況

顱薦椎放鬆術上課實況

2013年3月1日 星期五

顱薦椎放鬆術個案分享一旋轉的人生(1)

今天在診所接到一件蠻特別的病人..

病人主訴她的身體都會不由自主往右邊旋轉..所以脊椎長期發炎.
她自己覺得是從有一次她胎死腹中.醫生在拿那ㄍ死胎的過程中因為在半夜沒麻醉醫師.
所以就這樣幫她拿ㄌ出來..她說那種痛到整ㄍ人要休克.
自此開始旋轉的人生!

我跟他溝通後我決定用顱薦放鬆來治療她..
在做五項橫膈時還算正常..到最後做顱縫時..好玩的事情來了..

開始沉睡那是一定的..到最後我要用枕骨橫膈做靜止點來結束時..
忽然他的枕骨一直往我手上壓..一直壓.然後自發性的抬向並懸轉至左側.抬高約45度後
整個頭又無重力的掉到我手上..持續了3.4回..我心裡想萬一等等她大叫我該怎辦(哈哈..結果沒有)我總共做ㄌ100分鐘..看同事開始忙了..於是我就抽出我的手結束了這場治療..

事後她睡醒時我問她頭抬起的事..她說不是我抬起來的嗎??
我跟他說..NO..那是你自己的動作..
我跟他解釋這就是自我的療愈能力.
她說她第一次遇上這種治療..覺得她還蠻有FU的..

我還蠻期待他下次的變化...

顱薦椎放鬆術後的反應與效果

在一般情況下,正在接受治療的病人未必會有任何特別感覺,大約三至四成的病人會感到身體有一些反 應,例如身體某部分變得麻木、感到痛楚的部位漸漸放鬆、身體某部分會有一些不自覺的抽動等。絶大多數的病人會在治療時感到整個人都可以放鬆,並可能會不自覺地睡著。但治療時有沒有反應與治療的效果沒有特定的關係,因為治療的效果通常並不是在治療時立即出現,大多數病人會在接受治療後的數小時至數天才會發現問題好轉。
而且病人本身的痛楚的多少及病情的嚴重性都會對病人在治療中及之後的感覺有所影響。如果病人的問題已經是存在了很久,身體也會自行進行一系列的調整以幫助病人能繼續他們的生活。協助身體放棄那些一系列的調整及重新回復正常狀態是需要一段時間,所以有些病人可能在開頭的數次治療後也不能察覺到明顯的改善,但好可能治療的功效還未完全發揮。所以治療師會建議病人先接受4次的髗骶骨治療 (Craniosacral Therapy) 後,才判斷治療是否對他們的問題有效。

有些病人甚至在治療後的一兩天會覺得很累、痛楚加劇或酸軟。其實這些都是身體開始好轉的現象,在接受髗骶骨治療的初期較為常見。當身體病變的組織開始好轉,通常都會釋放出大量的新陳代謝廢物,這些廢物的出現是會令我們感到痠痛及疲倦的,情況有點像我們在進行劇烈運動之後,肌肉會釋放出大量的廢物而令我們感到十分痠痛及全身乏力。但一般只要過兩三天,身體便會將這些廢物經小便排出體外,這些治療後的現象便會消失,而且通常會覺得本來的症狀有好轉。所以大家治療後覺得不適,並不需要緊張,只要好好休息,多喝水,兩三天便沒事了。

髗骶骨治療(Craniosacral Therapy)是有累積性的特質,即是每次的治療都是建基於上一次的治療,治療的效果會一直累積直至完全康復。有些病人可能一兩次便已經有明顯的改善,但有些可能經過數個星期都只得到一些好轉。好轉的速度大部分會取決於問題已存在的時間長短、病人整體的身體健康狀況、病人的生活習慣等因素上。
引用自:http://www.bakerphysio.com/chi/Cran_Effect.htm

顱薦椎放鬆術的理論與方法

髗骶骨治療的理論非常複雜精深,我們試將它分為幾個項目來論述。

 1.人的身體是一個整體
身體每個部分雖然都有獨立的功能,但其實每部分都是緊密連繫的。我們相信身體每一個部分的病變是會影響到其他部分的,所以髗骶骨治療並非以治療產生不適的部位為主,而是會集中治療導致症狀的真正病變部位。例如:症狀為肩膀痛,但根據檢查,真正病變部位為頭頸交界的肌肉,症狀產生的原因為頭頸交界肌肉僵緊而壓迫第十一條腦神經,令肩膀的肌肉產生抽緊現象而有痛楚。在這例子中,髗骶骨治療便會集中治療頭頸交界的肌肉而非肩膀了。

 2.人的身體是有非常強大的自我康復能力
很多時只是因為某部位的結構或組織有異常而令該自我康復能力不能發揮,令傷病遲遲都不能治愈。只要通過髗骶骨治療對異常的部位加以改正,身體便會回復正常的康復能力。例如:扭傷足踝,經過一個多月的休息仍然疼痛及有水腫,根據檢查,傷患遲遲不能康復的原因為足踝關節及腳掌趾關節錯位,令足踝部的自我復原能力大打折扣,所以治療便會集中於將該關節復位,令自我康復能力回復,足踝便會在極短時間內康復。

 3.人體所有結構及組織在正常時是可以在該結構及組織所允許的可活動範圍內活動 ,包括每塊頭髗骨之間的髗縫。當然每種組織所容許的活動不是一樣,肩關節的活動幅度比膝關節大,筋膜組織的可動範圍又比髗縫的大得多。但認知各種組織的可活動範圍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令我們能分辨出該組織是否有異常或病變。例如:肩關節在正常時能上舉至170度以上,少於此便知與肩關節有關的組織應該有問題。又例如背部的筋膜組織是有一定的彈性可被我們向四周推拉,但如檢查時發現它失去正常的彈性,便知背部的筋膜組織產生了病變。

 4.情緒對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
這理論並不是髗骶骨治療的獨有見解,在中醫的理論中也非常強調情緒對身體臟腑的影響。在黃帝內經的<<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說: “在臟為肝...在志為怒”<<素問.舉痛論>>中說:“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這可以反應中醫理論認為憤怒會傷害肝臟。雖然在髗骶骨治療中所認為情緒影響身體的情況並非完全與中醫的理論一樣,但它們都一致認為長期壓力或一次強烈的情緒衝擊是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所以有時髗骶骨治療師也要考慮情緒對症狀的影響而作出相應的治療。

 
髗骶骨治療的技巧有很多,治療時運用的方法主要分為純手法治療以及手法配合對話治療。前者應用於一般結構及組織的病變上,後者常應用於與情緒有關的症狀上。 
在手法治療方面,治療師會針對引起症狀的部位進行治療,運用髗骶韻律(Craniosacral Rhythm)的慨念,因應不同的部位而運用相對應的技巧,令有問題的組織或結構鬆解,以達到治療的目的。
治療師所運用的手法中會包含按壓、牽引、推拉、墊托及扭曲等多種基本的技巧,並會因應問題的種類及嚴重性而作出不同力度的治療。
一般而言,治療的手法都以輕柔為主,但較重的手法也是很常用的。 而在手法配合對話的治療中,手法的部分與在純手法的治療中的沒有甚麼分別,只是在進行手法治療的基礎上,加上對話的部分,令病者可以更清楚了解該症狀的起因,更有利於解決由情緒所引起的各種症狀。
對話的內容主要會圍繞導致現有症狀的相關問題上,例如工作、家庭、愛情、學習及社會問題等都是常見引起情緒問題的範疇。

引用  http://www.bakerphysio.com/chi/Cran_Theroy.htm

探索的起點、新世界的大門 -顱薦椎

    顱薦椎治療(CranioSacral Therapy,CST)是一種施力極為輕小的徒手技術,它主要是藉由鬆弛腦膜與筋膜系統,來達到治療疾病與促進體健康的目的。

    在中樞神經系統裡,腦脊髓液週而復使的循環著,在某些衡定機制的控制下,腦脊髓液液壓會呈現周期性的起伏(正常值每分鐘約6-12次)。這種壓力的變化會直接作用在外圍的腦膜系統。
    
    經由觸診,我們可以在全身任一個部位感受到這種脈動,這種生理韻律就是所謂的顱薦椎脈動(Craniosacral Rhyme)。

    當人體發生疾病、外傷或長期壓力狀態時,經常會造成顱薦椎系統的功能受損,導致脈動速率偏離正常值。

    CST的治療原理,就是利用極為輕小的力道(約5公克)平衡顱薦椎脈動藉以促進中樞神經系統的健康。

    從治療原理來看,由於CST主要治療的目標是中樞神經系統,因此,除了一般的體功能障礙(Somatic Dysfunction)之外,不論是情緒障礙(躁症、鬱症)、行為障礙(過動、自閉),學習障礙、失語症、幼兒多重障礙、自律神經失調、免疫系統異常…等,都是CST可以發揮的領域。

    因此,從技術層面來看,CST就像一扇通往另一個世界的大門,不僅可以幫助治療師開發最敏銳的知覺,洞察人體最隱微的訊息,還能讓治療更為全面與深入。